![]() |
|
||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通知公告 - 南昌大學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
南昌大學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
發布人:admin 點擊數: 發布時間:2022-11-18 |
南昌大學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南昌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是教育部與江西省部省合建高校,是江西一流大學整體建設高校。 南昌大學擁有12個學科門類?,F有2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和3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5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和3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點擊上方鏈接查看招生專業目錄) 一、招生規模 我校上年度博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為519人(其中專業學位博士202人)。2023年博士研究生的實際招生規模,以當年國家文件批準下達數為準。 二、招生方式 招生方式包括本科直博、碩博連讀、“申請-考核”制和普通招考。 本科直博:是面向校內外已取得推薦免試資格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直接遴選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方式。本科直博招生工作安排在每年的推免生接收階段。 碩博連讀:是從本校已完成規定課程學習,成績優秀,且具有較強創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在讀學歷碩士生中擇優遴選博士生的招生方式。 “申請-考核”制:是指符合培養單位相關要求“申請-考核”制的考生,通過培養單位資格審核,由培養單位直接進行考核的招生方式。 普通招考:是指培養單位面向符合報考條件的人員進行考試選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式。 三、報考條件 (一)普通招考的基本條件: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祖國,愿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遵紀守法,品行端正。 2.碩士研究生畢業或已獲碩士學位的人員;應屆碩士畢業生(最遲須在入學前畢業或取得碩士學位);獲得學士學位6年以上(含6年,從獲得學士學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學之日)并達到與碩士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 3.身體和心理健康狀況符合相關規定。 4.須滿足各培養單位根據學科特點、人才培養目標制定的相關要求。 5.須有至少兩名所報考學科專業領域內教授(或相當專業技術職稱專家)的書面推薦意見。 6.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的人員,須完成與所報考專業相同或相近專業的碩士學位研究生主要課程的學習(須有結業證書或由學習單位研究生管理部門提供課程學習證明及成績),同時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獲得與所報考專業相關的省部級二等及以上獎勵(指省部級科技進步獎、自然科學獎、發明獎和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排名為第一或第二; (2)有高級職稱,近五年獨立或以第一作者在國內核心刊物或國際刊物上發表與所報考專業相關的學術論文至少三篇。 7.報考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除滿足基本條件外還需符合以下條件: (1)已取得西醫執業醫師資格; (2)本科和碩士階段專業為全日制臨床醫學專業; (3)已取得碩士研究生畢業證和學位證(應屆碩士畢業生須在入學前取得碩士學位); (4)應屆碩士畢業生須在入學前取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 (5)往屆生在報考前須具有主治醫師以上(含)職稱或已通過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結業考試(因2022年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結業考試延期舉行,考生可憑今年準考證先報考,若考試未通過,將取消擬錄取資格)。 8.報考口腔醫學博士專業學位,除滿足基本條件外還需符合以下條件: (1)已取得口腔執業醫師資格; (2)本科和碩士階段專業為全日制口腔醫學專業; (3)已取得碩士研究生畢業證和學位證(應屆碩士畢業生須在入學前取得碩士學位); (4)應屆專業學位碩士畢業生須在入學前取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 (5)往屆生在報考前須具有主治醫師以上(含)職稱或通過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考核(因2022年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結業考試延期舉行,考生可憑今年準考證先報考,若考試未通過,將取消擬錄取資格)。 9.現役軍人報考博士生的要求及辦法,按解放軍總政治部有關規定辦理。 10.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專項計劃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以國家相關政策為準。 (二)以本科直博方式報名的考生,除滿足普通招考的基本條件中1、3、4、5點外,還須符合《南昌大學選拔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管理辦法(試行)》中的規定。 (三)以碩博連讀方式報名的考生,除滿足普通招考的基本條件中1、3、4、5點外,還須符合《南昌大學招收“碩博連讀”博士研究生實施辦法(試行)》中的規定。 (四)以“申請-考核”制方式報名的考生,除滿足普通招考的基本條件中1、2、3、4、5點外,還須符合《南昌大學招收“申請-考核”制博士研究生實施辦法(試行)》中的規定。 四、報名手續 博士招生分階段進行,即先舉行本科直博、碩博連讀和“申請-考核”制的報名、考核與錄取,擬錄取名單確定后,剩余招生計劃再用于普通招考。 (一)本科直博 以本科直博方式報名的考生,須按照各培養單位要求提交申請材料,并在國家規定時間內登錄“全國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信息公開暨管理服務系統”(網址:http://yz.chsi.com.cn/tm)填報志愿。 (二)碩博連讀、“申請-考核”制 以碩博連讀、“申請-考核”制方式報名的考生于2022年11月21日-12月15日期間登陸“南昌大學研究生報考服務系統”(網址:http://gsas.ncu.edu.cn/)選擇“博士研究生報考”進行報名并繳費。報考人員須按要求填寫報考信息并提交報考材料(含電子版)。 (三)普通招考 普通招考報名時間待定,請關注南昌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公告。屆時可登陸“南昌大學研究生報考服務系統”(網址:http://gsas.ncu.edu.cn/)進行報名并繳費,報考人員須按要求填寫報考信息并提交報考材料(含電子版)。 (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科研經費、國際產學研用等專項計劃 待教育部下達相關計劃后再組織報名和招考工作,請關注南昌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公告。 五、提交報名材料 考生須向培養單位提交材料的具體時間由各培養單位依據招生方式決定,提交材料如下: (一)報考材料(含電子版材料)為以下內容: 1.《南昌大學博士研究生報名登記表》原件。內含專家推薦信、思想政治審查表等,見文后附件,也可在研究生院下載中心或“南昌大學研究生報考服務系統”中下載。(單位證明或意見:我校非定向研究生由我校各培養單位證明,其他培養單位的非定向研究生由培養單位研究生院〔處〕證明;其他考生均需人事部門〔部隊政治部干部部〕有關負責人簽字并加蓋公章;專家推薦信均需專家親筆署名,至少兩名所報考學科專業領域內的教授〔或相當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思想政治審查表需經單位基層組織部門填寫,并加蓋公章。) 2.學歷、學位材料: 已獲碩士學位考生:本科畢業證、學士學位證、碩士階段的成績單、研究生畢業證、碩士學位證復印件各一份;并提供本科、研究生學歷的電子注冊備案表及學士、碩士學位的認證報告,國(境)外學歷考生請提交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國外學歷學位認證報告。 應屆碩士畢業生:本科畢業證、學士學位證復印件各一份;碩士階段的成績單、研究生學生證、研究生管理部門的證明;同時提供本科學歷電子注冊備案表、學士學位認證報告及研究生學籍在線驗證報告。 ??瓶既⊙芯可赫執峁?茖W歷備案表、研究生學歷備案表、碩士學位認證報告。 學籍(應屆生)/學歷(往屆生)查詢驗證報告,學位(往屆生)認證均通過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學信網)(http://www.chsi.com.cn)查詢。 3.碩士論文(附評閱書或評議書),復試報名時務必提供;應屆畢業生、碩博連讀生無需提供。 4.碩博連讀、“申請-考核”制考生須提供外語水平成績證明(TOEFL;IELTS;CET4;CET6;PETS5等)。 5.碩博連讀、“申請-考核”制考生須提交經報考導師審核的擬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計劃書(計劃書不少于5000字)。 6.攻讀南昌大學博士學位研究生免試政治理論申請表。 7.自我評價一份。 8.本人二代身份證復印件。 9.公開發表(出版)的論文(專著)、科研成果證明書、學習(工作)中獲獎證書等復印件材料(普通招考的考生可復試時提交)。 10.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計劃考生還需提交《報考2023年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記表》(一式三份),由生源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民族教育處或高教處蓋章。 11.報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專項計劃”的考生還需提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報考資格審查表》,由生源所在的省級黨委教育工作部門職能處室蓋章;隨后將發布《南昌大學2023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職攻讀博士學位招生簡章》,屆時請留意查看。 12.報考臨床醫學專業學位和口腔醫學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的還需提交相應的《執業醫師資格證》復印件。 以上所有申請材料的紙質版(與電子版材料一致)須在規定時間內郵寄或交至所報考學院審核,報名材料不予返還。 (二)電子版材料提交注意事項: 考生提交報名電子材料是網上報名的重要環節,請以PDF格式上傳附件,上傳內容須清晰可見。 未按要求填寫報考信息、提交電子材料及繳費的考生報名無效。 六、考試形式 (一)本科直博 同意參加本校復試的申請人,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參加復試(復試報到時間由相關培養單位通知),具體形式如下: 1.專業課筆試。 2.綜合面試(包括專業課面試、外語聽力和口試、綜合素質面試)。 (二)碩博連讀、“申請-考核”制 碩博連讀、“申請-考核”制博士生入學考試分為資格審核(材料評議)和綜合考核兩個階段。 由各培養單位成立資格審核小組,根據申請條件,對申請人進行資格初審。成立不少于3名博士生導師組成的材料評議小組,對考生的申請材料進行評議,評議合格且公示無異議的申請人進入綜合考核環節。 由各培養單位組織不少于5名博士生導師(含招生導師)組成考核專家組,對考生進行綜合考核。綜合考核分為外國語水平測試、專業基礎考核、綜合面試三方面內容。 1.外國語水平測試:對考生的外語應用能力進行測試,主要考核外語寫作、文獻閱讀及口語交流能力。 2.專業基礎考核:主要考核本學科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 3.綜合面試:考查考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科研創新能力、對本學科前沿領域及最新研究動態的掌握情況等,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的主要內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態度、思想表現、學習(工作)態度、道德品質、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等方面。每位考生的面試時間不少于30分鐘。 (三)普通招考 普通招考博士生入學考試分為初試和復試兩個階段。 初試時間待定,請考生及時關注研究生院網站通知。初試科目包括:政治理論(已獲碩士學位者和應屆碩士畢業生可申請免試)、公共英語、專業基礎課; 復試時間待定,復試科目:專業課、專業英語、專業綜合面試。 初試、復試具體時間和注意事項將在南昌大學研究生院網站發布?;疽巹t和要求預告如下: 1.公共英語題型有詞匯與結構、閱讀理解、英漢互譯和寫作,滿分為100分。 2.復試分數線包括單科最低線和總成績最低線。 3.經初試、復試后各學科專業點在研究生院下達的計劃數內,提出擬錄取名單,擬錄取名單由研究生院審核,報校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組批準后,予以公示。 4.擬錄取的定向培養考生須在我校規定時間內(一般為6月15日前)辦理定向培養手續,否則不予錄取。 七、學制、學費及獎助學金 (一)學制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學制為3年(直博生學制為5年、碩博連讀生博士階段為3年)、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學制為4年。 (二)學費 全日制學術型博士研究生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年1萬元,全日制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年1.5萬元,非全日制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年3萬元。 (三)獎助政策 1.國家助學金:每生每年15000元,100%覆蓋。 2.學業獎學金:每生每年10000元,100%覆蓋。 3.國家獎學金:每生每年30000元,優秀博士研究生可申請。 4.江西省政府獎學金:每生每年20000元,優秀博士研究生可申請。 5.創新獎:2000-15000元,優秀博士研究生可申請。 6.其他獎助學金及獎勵:根據博士研究生學習、科研及其他情況由企業、學?;驅熯M行獎勵資助。 注:定向培養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以及有固定收入的研究生等不享受各類研究生獎助政策(獎助對象、名額和評選方式等以最終文件為準,具體由黨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事務管理辦公室負責解釋0791-83969825)。 八、體格檢查 考生按照《南昌大學研究生招生體檢標準(修訂)》(昌大校發〔2003〕22號文)及《教育部辦公廳 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的規定,在二級甲等以上醫院進行體檢。凡體檢結論屬于不能錄取之列,則取消其錄取資格。 九、其他說明 (一)報考前,請考生務必認真核對是否符合我校公布的報考條件要求,凡不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將不予錄取,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忌峁┑乃袌罂疾牧暇鶓獙賹?、準確,如有弄虛作假,將取消考試、入學資格和學籍。 (二)報考博士研究生須征得所報考博導的同意,方可報考。 (三)博士研究生的錄取類別分為定向就業和非定向就業兩種。我?!氨究浦辈焙汀按T博連讀”,僅招收非定向脫產類別考生。2023年錄取為全日制定向就業(專項計劃除外)的博士研究生人數原則上不超過全日制招生計劃總數的10%。非全日制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僅招收在職人員,錄取類別為定向就業。錄取類別由考生按照規定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錄取類別確定后不予更改,其中非定向就業研究生在入學前須將人事檔案轉入我校,定向就業的研究生須在入校前與我校及工作單位簽訂定向培養協議。 (四)考生本人對網上報名信息要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經考生確認的報名信息在考試、復試及錄取階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五)以上文件如與教育部招收博士研究生相關文件沖突,以教育部相關文件為準。 (六)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我校研究生招生考試工作將在上級主管部門有關疫情防控的最新要求指導下開展。招生過程中,如果上級部門出臺新的政策,我校將做相應調整并及時公告。 十、招生咨詢 單位代碼:10403 單位網址:http://www.inkonyourshirt.com 通訊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區學府大道999號 郵政編碼:330031 聯系部門:研究生院招生辦公室 E-mail: yzb@ncu.edu.cn 聯系電話:0791-83969340、0791-83969339(傳真); 我校不舉辦任何形式的輔導班,不提供歷年試題,不提供購書服務。 附件:2023年南昌大學博士學位研究生報考登記表(內含專家推薦信) |
南昌大學研究生院 版權所有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區學府大道999號研究生樓 郵編:330031 電話:0791-83969337 傳真:0791-83969337 E-mail:yjsy@ncu.edu.cn |